●金梭魚小檔案●
金梭魚科(Sphyraenidae),英文通稱:barracuda,全世界約有20個有效種及69個同種異名
台灣現有1屬8種。分布於熱帶到溫帶海域。
體型特徵:體延長成次圓柱形,如魚雷狀;體被小圓鱗,頭長,吻部有尖突,口裂大
突出的下頜具有尖銳的犬狀牙齒,大小不一;上頜不能伸縮(這是對捕食大型魚類的次生適應性變化)
側線發達。具有分離的2背鰭。
為捕食魚類為主的肉食者。大多數金梭魚種類在白天都是成群游在一起。
幼魚常被發現在河口。可食用和潛水觀賞,但大型的巴拉金梭魚的魚體可能具有毒性(ciguatoxic)
(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次潛水第一支下後壁湖,算是有點風浪(其實也不小),一群人上岸時被打的東倒西歪的
所以第二支就轉戰出水口,出水口因處於背風面的地形關係,所以大部分都是風平浪靜的
當天的潛水玩家幾乎都擠到這邊來了,在這邊的潛水人硬是比一般玩水的遊客多上許多
個人認為出水口比較特別的,應該屬較外圍的那片珊瑚礁,火焰貝及公子小丑魚,但距離上都有點遠
近一點的地方應該就屬時常在這出沒的梭魚群了,下水前也聽蔡教練說,今年的梭魚群變多
少說應該有上千條吧,這讓我有點振奮,所以第二支選擇出水口時,心理就已經鎖定好要拍攝的主角了
果然下水沒多久遠遠靠近海面的地方就出現了他們身影,數量真的比以前看到的多很多,但都屬於幼魚
不過這群梭魚群不太怕人,只要不要有太大的動作,牠們還能夠容忍我在他們陣容中鑽來鑽去
感覺牠們好像比較不排斥我,就我一個人被他們包著,就在眼前游著漂著,幾乎伸手就可以摸得到
希望他們能越來越茁壯數量更龐大,好媲美國外的真正「梭魚風暴」
有關「梭魚風暴」可參考YC大哥的文章 → Sipadan潛旅之3—梭魚風暴
說了一大堆,趕快附上影片給大家分享
= END =
- Nov 20 Thu 2008 08:31
【潛水影片】11/15 - 梭魚群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